历年信息
热点新闻
特邀专家
黄微波 教授博士,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我国喷涂聚脲技术的创始人
Dudley J. Primeaux先生1984年获拉马尔大学(Lamar University)有机化学硕士学位,Dudley被公认为"世界聚脲之父"
原料推荐
喷涂专用设备
假聚脲在多雨、潮湿季节原形毕露
【聚脲技术网2012-07-20消息】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多数地区陆续进入了潮湿、闷热的雨季,空气湿度长期保持在90%以上,不少地区还发生了洪涝灾害。此时正是考验聚脲性能的绝好时机。日前,青岛理工大学中国聚脲技术研发中心陆续接到聚脲施工现场客户的投诉电话:举报假聚脲在工地表现出的鼓包、起皮、分层、发粘、脱落等“癞蛤蟆皮”现象;抱怨其为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的严重危害;普遍反映现在“聚脲”材料的质量越来越差。
到底为何此时聚脲施工现场纷纷告急,“聚脲”的质量为何突然下降得如此严重?带着这些问题,本网站记者采访了中国聚脲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被誉为中国聚脲之父的黄微波教授。黄教授解释道:“目前许多厂家供应的所谓“聚脲”,严格来讲是聚氨酯,甚至是劣质的聚氨酯。其中B组分使用价廉的羟基聚醚和摩卡。我们假设其与A组分的反应速度为1的话,则纯聚脲中氨基聚醚和A组分的反应速度就为100,而空气中的水分与A组分的反应速度则是10。由此可见,在潮湿、多雨季节施工,假聚脲的A组分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这样,在潮湿的雨季假聚脲便纷纷现出原形了,即大家投诉的“癞蛤蟆皮”现象。”记者追问如何避免聚脲工程的反复维修和漏洞百出为工程带来的尴尬时,黄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使用纯聚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工程历久弥新。我们中国聚脲技术研发中心近5年来,开展的大量围绕纯聚脲、假聚脲的科研工作证明:只有纯聚脲才是对工程最好的保障,才能经得起科学、时间、工况的考验,才有资格去创建样板工程、经典工程、不朽工程。
雨季假聚脲施工现场 | 28℃,99%湿度条件下喷涂的纯聚脲样片 |
纯聚脲样板工程案例 |
实际上早在2008年主持起草“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国家标准的过程中,黄微波教授就对某些利益集团歪曲、篡改聚脲科学定义,模糊、混淆纯聚脲和假聚脲(又名:半聚脲、聚氨酯-脲、单组份聚脲、手刷聚脲、手刮聚脲)的区别,为假聚脲的泛滥成灾制造温床等不法行为,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种集体制假造假行为,必须予以迎头痛击。
在接下来2009年制定“京沪高铁聚脲防护工程暂行技术条件”的过程中,黄微波教授坚决执行铁道部主管领导的意图,旗帜鲜明地反对假聚脲,为科学制定“京沪高铁聚脲防护工程暂行技术条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天,假聚脲泛滥成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某些早期制造假聚脲的单位指责后期造假单位的“半聚脲”价格太低、质量太差的笑话。这说明:一旦失去了对聚脲科学、严格的定义,必将使制假造假行为合法化、公开化、集体化。
为了维护聚脲科学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黄微波教授与国际上的聚脲专家们经常切磋、交流,并不断通过本网站发布信息,引导我国的聚脲事业走上正确的发展之路。